谁在监控催熟剂首冠藤
2020-04-23 15:18:52 首冠藤
谁在监控催熟剂?
湖北日报
全国讯:
外表红彤彤的西红柿,捏起来硬邦邦的,切开后籽是绿的;黄瓜通身碧绿带刺,“身板”笔直,还有小黄花……这些外表诱人但似乎“异常”的蔬菜并不少见。
这些蔬菜不少是在还没有成熟时就被抹上“催熟剂”提前上市。令人担忧的是,催熟剂是否可以随意使用,到底有没有害,有关部门竟给不出明确说法。
蔬菜难逃催熟
日前,安徽省最大的“菜篮子”——合肥周谷堆蔬菜批发市场,多位菜贩坦承,很多菜农在蔬菜未成熟时,使用一种叫“乙烯利”的植物生长调节剂,用来加速蔬菜成熟。
黄瓜“一抹”就变粗——寿光王姓菜农说,他家黄瓜地里用的是“绿直灵”(另一种催熟剂),从幼苗时开始打,一茬黄瓜要打五六遍。
长期贩运蔬菜的曹老板称,现在很少人能等到九成熟再摘下来销售。
记者在山东、安徽等地一些农资市场了解到,几乎每家门店都出售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,店主们普遍反映销路很好。一位店主说:“谁家大棚不用这个?几乎是100%用!”“催熟剂”可以增加产量,蔬菜外观也好看,卖得快。再加上可延长蔬菜保存期的优势,“催熟剂”开始大行其道。归根结底,都是利益驱动。
怎么催熟“拍脑袋”
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朱世东说,催熟是我国果蔬生产流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,它可以起到保障产品供应、抵御低温冻害等作用,应用范围比较广,在多种蔬果中使用。
然而,专家也表示,由于“催熟剂”的使用标准不健全,相关监管部门很难也很少去监控菜农是否规范使用“催熟剂”,因此,“催熟蔬菜”是否安全仍是一个“谜团”。
国家标准对于乙烯利的适用范围仅为番茄、热带及亚热带水果、棉籽三类食物。但当前使用乙烯利的蔬果很多,如西瓜,就“无标可循”。
菜农使用“催熟剂”用法用量难以监控。一些地方的菜农说,有了“催熟剂”,想让它什么时候红,它就什么时候红。如果想成熟快一点就把浓度配大一点,想迟成熟几天,就把浓度配低一点。
- 上一篇:猪肉居肉类价格下跌榜首五常
- 下一篇:向钱葱来势汹汹半个月冲出近5年价毛叶梾木